近期,長沙市住建局在長沙市質安站舉行了會議,推進了“兩建、兩安、兩覆蓋”工作。為了確保施工階段和運維階段的監測數據貫通,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監測體系,他們計劃建立監測數據通道。同時,他們致力于實現智慧工地的推廣,以及覆蓋所有規模以上建設項目的目標。
截至2024年,長沙市質安站共簽發了4202份限期整改通知書、282份設備限制使用通知書、339份停工整改通知書和150份不良行為記錄的認定上報。他們還協助長沙市住建局出臺了“1+N”智慧工地監管政策體系,并推動了實用型應用場景的發展,如“BIM+裝配式”和“BIM+裝配式+數字工地”。
目前,全市規模以上建筑工地已全部納入在線監測系統,并成功創建了132個綠色工地和32個綠色示范工地。此外,他們還組織了多期的“質安大講堂”和多次的“送教進工地”活動,開展了620場次的應急演練活動,致力于推動項目施工現場的安全意識。
隨著城市建設要求的轉變,從“規模、速度”到“品質、內涵”,長沙市質安站相關負責人提出了2025年的發展目標。在這一過程中,他們將以“改革創新謀發展,防范風險守底線”為主題,集中關注“兩建”、“兩安”、“兩覆蓋”工作。其中,“兩建”方面,他們計劃實現“黨建+智建”的融合,通過與房地產開發公司、施工、監理及屬地職能部門、街道社區和物業的合作,試點成立聯合黨支部,計劃全年成立不少于10個聯合黨支部。
另外,他們鼓勵黨員參與BIM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建造等技術的研發、應用和推廣,并重點打造一批規范化、專業性、智能型且具有影響力的“黨建品牌”,以實現“黨建+智建”的雙重推動和提升。
在“兩個覆蓋”方面,將采取“集中突破、重點推進、示范引領”的方式,實現智慧工地和裸露黃土的全覆蓋,以推動智慧工地應用場景的落地。主動對接投資業主、施工企業、數智科技和智能裝備等關鍵主體,實現智慧工地的全面覆蓋。通過分級分類推廣智慧工地平臺應用,將規模以上建設項目的智慧工地實現100%覆蓋。同時,指導數智工地研發中心開發“數智工地安全綜合監管平臺”,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建筑施工質量和安全監管的能力。規模以上項目的視頻監控和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將全面設置到位,優化現有功能,以滿足“全景覆蓋、數據準確”的要求,不斷提高“兩個系統”在精準防治方面的效果。
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,涉及了許多與房地產有關的內容。其中提到要“適應人民群眾對高品質居住的需求,完善標準規范,推動建設安全、舒適、環保、智能的‘好房子’”,這也是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“好房子”。目前,各地正在積極開展與“好房子”相關的實踐探索。
根據2024年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的更大范圍推廣智能建造、綠色建造和裝配式建筑的戰略,長沙市正在謀劃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,推動建筑行業的現代化轉型。同時,長沙市推出了“三綠工程”,通過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居住生活的期望,使人民群眾心目中滿意的“好房子”從理想變為現實,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長沙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張躍先表示,長沙市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的全國首批24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之一,要充分發揮建筑業和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優勢,全面推進智能建造和智能制造的雙輪驅動戰略,努力構建產業聯合體,推動產業集群的發展,推動BIM+M+EPC的一體化發展,謀劃整體技術的輸出和輕資產化發展,以實現更具內生動力的競爭力。
長沙市質量安全監督站要充分發揮黨建的優勢,在智能建筑領域拓展黨建+智能建造的場景,大力推動技術創新、學習創新和管理創新。要持之以恒地推進智慧工地建設、智慧工地場景打造、宣傳推介、聯動協同、人才培訓以及具有科技含量的典型智慧工地建設。智慧工地管理新模式:蘇州市姑蘇區以“AI+”領跑。更多相關精彩新聞,請持續關注陜西知行華智官網最新行業動態,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,可以收藏下來或者分享出去,以免找不到本頁內容哦!